“屋漏偏逢连夜雨”,这句话竟然在武汉一辆奔驰房车身上得到验证。3月26日,汉口的张先生投诉,武汉三天的连夜雨竟让他替公司购置的奔驰新车内积了水,而车顶十几颗螺丝未拧紧是漏水原因(。
外面下着雨、车里水在滴——房车不能当房用,这般乌龙真闹心!
如果说,商家有权辩解——房车漏水属于批量生产中的偶发故障,尚情有可原,然而,事实更胜雄辩——“换车接着漏”则暴露出质量关“渗水”十分严重。无独有偶,近年来关于奔驰车漏水的报道屡见报端,济南日报甚至在2013年开通“大奔维权热线”专栏,剑指“豪车质量门”。
房车漏水是否属于质量问题,还得以事实为依据。据许多车友介绍,高压洗车极少遇到漏水问题,若从物理学角度分析,在大雨中行车,遇到从高空高速落下的雨水连续击打天窗,车内也不会漏水。因此,高压导致车内漏水的说法貌似经不起推敲——“同花不同果”,只能说明质量有参差,4S店服务人员多半是利用“专业信息不对称”来推卸责任、忽悠消费者。
都说顾客是上帝,可让“上帝”十分费解的是,洋品牌习惯于遇到质量投诉就“呼叫总部”,质量保障却“远离本土”。作为以严谨、规范著称的世界名车名企,连螺丝钉的“紧固力矩”都会科学计算的奔驰公司,真会忽视“房车漏水”等关键细节?但现实很讽刺,非但房车漏水的质量问题赫然列于“消费投诉榜”,2015年年初,奔驰公司更因安全问题从中国召回12.7万辆汽车。
毫无疑问,这缘于国际品牌“南橘北枳”的丛林属性就地寄生。无论是质量标准还是售后服务,在中国均实行着双重标准,具体言之,产品(包括零配件)性价比明显低于原产地及欧美等国,遇到质量投诉时,售后环节互相推诿、久拖慢决,维权成本颇高。种种“待遇”,足以让中国消费者对奔驰公司董事长蔡澈“让中国成为(奔驰)第二故乡”的言辞诚意表示怀疑。
究其根源,洋品牌在华实行双重标准其来有自,而原因无非是两个方面:一则缘于法治之手缺乏有效介入,二则因为国内缺少同等严格行业质量标准。于是,众多洋品牌能够轻松地穿越法治领地、侵害中国消费者权益,而且以世界名牌的地位傲慢自居,对推卸责任一肚子理直气壮。
毋庸置疑,市场经济必须是公平经济、诚信经济、法治经济。房车漏水,还需依靠法治“扳手”补漏纠偏。不得不说,新《消法》虽然亮出了“牙齿”,但类似问题的解决更多得益于“聚光灯效应”。因此,作为消费者权益的红色盾牌,职能部门理应探出“身位”、升级“嗅觉”、主动“出牌”,对潜伏在市场中的傲慢行为和双重标准,来一次大排查、添一笔“黑名单”、搞一回“大清算”,要像发改委对奔驰公司开具“垄断罚单”那样,真正让法律为国内消费者权益背书撑腰。
与此同时,有关部门应针对包括进口汽车在内的洋品牌双重标准,对国内质量标准进行统一修订,及时打好“制度补丁”,让更精细公平对称透明的国家标准大兴于市,成为足以“挤出”质量瑕疵、双重标准等市场歧视的“防火墙”。
大道至简,唯有召回法治天平、利导各方主体、建立买方市场,奔驰等所谓国外名企暗行双重标准的霉潮土壤才能彻底晒干。